案例中心

520, 需要跟保罗说声我爱你

2025-07-03

作者巴巴罗莎一直以来,我都把保罗当成配得上一个总冠军的人,但是在多年的屡战屡败后,除了实力不济,我想不应该再去寻找其他原因了。即使这是刻意的诋毁,也是保罗所必须承受的诋毁——作为一个优秀的球员,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一定的成本。

1

保罗·克里斯终于还是没能摸到西部决赛的地板。

不止如此,他刚刚经历了一场由约什·史密斯和科里·布鲁尔联手导演的19分逆转,快船第四节的命中率被压制在18.2%,系列赛的总比分由3-1撕扯着拧成了3-3。甜蜜的美国德州之旅转瞬间成了“Win Or Go Home”的生死较量。也许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

幸好,保罗还经历过更糟糕的。

那是在2009年的4月29日,我明确标记出这个时间是因为:保罗在2009年4月29日之前大概从来没有见过一支球队12个人(是的,所有人)像沙漠中的秃鹫一样肆意凌辱一具早已死亡的尸体——卡梅隆·安东尼和昌西·比卢普斯率领的掘金队赢了新奥尔良黄蜂58分,保罗全场只得到了4分6助攻和6个失误,最后一节呆坐在板凳上,看着另外一侧的球迷稀稀落落的离开球场。

乔治·卡尔,当时丹佛掘金的教练,他说在2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支球队的任何一个球员的任何一个球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专注(痛下死手的书面用法),而且是在季后赛中。

奇怪的是,作为这个联盟当中最冷静具有大局观拥有完美控卫一切条件的1号位执牛耳者,在关键时刻恍惚失措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诚然保罗刚刚完成过力挽狂澜,鼎定乾坤的壮举)。这让我想起了《灌篮高手》里的藤真,翔阳的灵魂,整部漫画中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他被塑造成神奈川乃至日本最优秀的控球后卫,然而在藤真出场的第一场比赛中,他就被湘北篮球队体无完肤的……

打傻了。

即使是安田,都不会在球场上出现那种“我好像失忆了,你们是谁”的表情吧。

好在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考虑:1995年的季后赛西部半决赛中,巴克利率领的菲尼克斯太阳队在3-1领先的情况下被休斯顿火箭逆转——后来这支球队获得了总冠军。爵士悻悻甩下了句话:火箭就像只特大号的德州蟑螂——你狠狠踩下去,你听到了一声脆响,你抬起脚,他若无其事的爬走了。

那年另一句因此声名大噪的话是: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鲁迪·汤姆贾诺维奇。

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北方度过,只见名为德国小蠊的蟑螂种类,初到南方,第一次见到拇指长短的美国大蠊嚣张的趴在厨房的墙壁上,被吓了一跳,后来我就明白蟑螂不止会爬,还是会飞的。

飞的比约什·史密斯还高——真他妈吓人。

2

毫无疑问,保罗已经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控球后卫了,各类奖项塞满了荣誉陈列室,倘若功德圆满,保罗离开NBA后,将顺理成章的成为NBA历史上前5位的控球后卫,但很显然,他缺少了最为重要的,最能代表一名球员价值的——戒指。如果比尔·西蒙斯还在ESPN,他本可以写一篇《鲍勃·库西比克里斯·保罗更优秀的251个理由》来维护他对洛杉矶这座城市的仇视(这句话有失偏颇,虽然西蒙斯在行文中经常有意流露出自己的“大凯尔特人沙文主义”,但归结于对人的评价,他在保持一贯的主观臆断同时还是相当公允的)。

但如今的保罗不得不和加里·佩顿,内特·阿奇博尔德甚至马克·普莱斯这种轻量级后卫并排站在一块——更为可怕的是,保罗已经29岁,留给他的时间,让他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总冠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湖人辛苦的用中锋荣耀冠军传统领袖承诺,费尽辛苦从魔术挖到了德怀特·霍华德,而保罗去了快船,霍华德在湖人仅仅打了一个赛季之后就转投火箭,并在刚刚结束的比赛当中拿下20分21个篮板,亲手在保罗的季后赛之路上放了一个路障。基于“篮球的原因”。

3

我们不该对保罗过于苛责:没有人能做到滴水不漏,严丝合缝,伟大的控卫们都曾经失去过指南针。

2003-04赛季,新泽西篮网和底特律活塞抢七战,篮网的灵魂贾森·基德全场8投0中,一分未得,球队输给活塞31分——和他对位的昌西·比卢普斯,拿到22分,那支活塞击败了拥有F4的洛杉矶湖人,获得了总冠军。

1995-96赛季,犹他爵士和西雅图超音速的西部决赛,NBA的历史助攻王和抢断王约翰·斯托克顿先生前五场比赛的得分分别是:4,11,7,7,4,第2场失误数高达7次,助攻则没有一次超过8个。和他对位的球员是手套加里·佩顿,他用牺牲者落寞的背影给自己买了一辆新的法拉利。

唯一的例外是魔术师约翰逊,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即使难免发挥不佳,在球场上也极少出现神志恍惚带着球队一块跳进火坑的情形。然而魔术师约翰逊是天生的胜利者,对于他的标度应该在“最伟大的球员”而非仅仅是“最伟大组织后卫”当中的一员,就像我们评价乔丹时一般不会说他是NBA最好的得分后卫一样。

4

抛开顶级球员不谈,NBA的用人选人有一套标准的体系,如果一个球员符合某位置的评价标准并且做得还不错,那么他通过标准化的大学培训流程进入NBA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你达不到标准,并且“特别的能力”不够球队冒风险的话,就很难获得成功。

凯文·加内特开启了高中生球员的淘金之路,姚明打开了国际球员的新大陆;德克·诺维茨基为大个投射型内线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凯文·杜兰特帮助所有身高臂长的摇摆人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名球员唯有足够优秀,才敢让后继者为之冒险;在先驱者成功后,则有一大批跟风者前赴后继。

所以即使林书豪在为金州勇士出场的几场比赛中发挥可圈可点,但依然无法进入NBA的框架当中——那时他控制失误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基本功也不够扎实和专业。有多少教练会希望自己的球队还没有发起进攻时第一点就被捏爆了呢。

后来他能够在NBA站稳脚跟,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

本·华莱士也是如此,安东尼·莫罗也是如此,他们很棒,但太不常规了。而哈桑·怀特塞德的态度已经足以让NBA放弃他,他甚至无法多希冀NBA再多给他一点机会。

迈克·康利被人认为是联盟中组织后卫的标准:标准的得分,标准的防守,标准的组织水准。虽然没有哪一方面是足够稳定的,但他是合格的。如果一个控球后卫的测量标准简化为得分,防守,组织的话,那么三者中做好亮点就已经可以在这个联盟中生存了,如果在某方面特别出色的话,那简直可以被当成宝贝。

比如说吧:顶级的得分和防守,一般的组织能力——拉塞尔·威斯布鲁克;顶级的防守和组织,一般的得分水准——约翰·沃尔;顶级的得分和组织,相当一般的防守效率——凯瑞·欧文。当然你还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威少代换成凯尔·罗瑞,沃尔就变成了里基·卢比奥,欧文则翻版为成泰·劳森,依然可以对号入座。

虽然这种粗暴的分类方法未必准确,但大致可以反映出NBA教练的整体审美标准。而符合教练们所有要求,同时拥有完美三围的球员是谁呢?当然是克里斯·保罗,每一个NBA主教练的梦中情人。

如果把保罗比作一颗白菜,拥有它的则正是一个长着猪头的教练。

篮球把送出传球和控制失误奉为圭臬,在这项评价标准中,保罗拥有足够惊诧的优势,他完全可以对着这个联盟说:不服跑个分。保罗职业生涯的助攻失误比达到了史诗级别的4.1,这个赛季已经超过了4.4,NBA历史上的顶级后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接近这个成绩,以数据刷子闻名的约翰·斯托克顿,职业生涯的助攻失误比也不过是3.8而已,其他顶级后卫在这个数字上要相差更多:基德不过3.0,魔术师2.9,刺客2.6,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5

我们说,数据是不说谎的。我们又说,数据是会说谎的。

我们发现,数据有时候说谎,有时候不说谎。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说法:“数据不说谎,说谎的是不完整的数据。”

但我们还是没弄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数据。

这一行有一个专业称谓,叫“Data Analysis”,也就是数据分析。不过我们最常做的是比较数据,但很少去真正严肃的分析数据背后揭示的东西是什么。没有经过分析,没有经过交叉验证就得出结论的数据,并不是完整的数据。

我很愤怒:我们都明白保罗是如此优秀的一名球员,然而为什么他的职业生涯竟然没有一次进入哪怕分区的决赛(尤其在球员配置还不错的情况下),这仅仅是“以控球后卫为核心的球队很难获得总冠军”就可以解释的吗?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保罗在用怎样的一种方式保持助攻失误比的完美无瑕?

我们大概可以从他的传球方式上一探究竟。

约翰·沃尔在常规赛传球路径的百分比大致为:布拉德利·比尔,24.6;保罗·皮尔斯,17.4;马辛·戈塔特,13.4%;内内,13.1%;

斯蒂芬·库里传球路径的百分比:德拉蒙德·格林,26.1%;克莱·汤普森,19.3%;安德鲁·博古特,14.1%;哈里斯·巴恩斯,12.9%;

凯尔·洛瑞在这项数据上更为平均:德玛尔·德罗赞,22.4%,阿米尔·约翰逊,16.2%;特伦斯·罗斯,12.2%;路易斯·威廉姆斯,11.8%,乔纳斯·瓦蓝丘纳斯,11.6%;

而保罗的传球路线是怎样的呢?布雷克·格里芬,37.2%;JJ·雷迪克21.6%,马特·巴恩斯,12.8%,此外,就没有传球比例超过10%的球员了。让我们闭上眼睛:保罗在外线持球,他会去做什么?是的,他做的和你想的一样。

多说一句,季后赛中,保罗的传球有47%以上都是传给格里芬的。

道格·里弗斯在波士顿时期的战术风格已经很清晰的展现出来了:清晰,明确,各司其职,最大程度的遮盖功能性球员的缺陷。再加上皮尔斯,雷·阿伦和凯文·加内特都是兼具强大的战术执行能力和个人战术终结能力的顶级球员,于是凯尔特人在那个时代无往不利,里弗斯也有撂下“五个首发球员同时出场从未输过系列赛”的底气。

战术明确化还有另外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有一项技术统计名为“二次助攻(Secondary Assist)”记录了4秒或2次传球之内送出的助攻次数,数据越好,证明出球速度越快,越少的阻碍篮球运转,或者是我们常说的“不粘球”。保罗的二次助攻数据高达2.8,而排名第2的斯蒂芬·库里和约翰·沃尔,二次助攻数据仅为1.8,但这也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明确的战术系统固然可以规避弱点,提高执行力(在很多时候快船打得都像一支总冠军级别的球队)。然而越是需要执行力的战术,容错率就越低,任何一个环节流通不畅就足以破坏整个战术结构的执行效果。只给某一个人传球当然是大幅提高助攻失误比的捷径,而保罗和格里芬的个人进攻技术也足以保证这套二人转打法衍生出足够的花样。然而,在其中某一个人出现暂时性的失灵之后,球场上很难找出可以交予求权的第三点。

更为严峻的是,如今的快船根本无法找出一个真正具有终结能力的侧翼。两年前,这个位置是埃里克·布莱德索,昌西·比卢普斯和卡隆·巴特勒;一年前,这个位置是达伦·科里森和贾利尔·杜德利;现在,能用的除了老了两年,已经34岁的贾马尔·克劳福德,再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6

是保罗的传球选择的单一导致了板凳阵容无从发挥还是后备人员发力压缩了他的传球路径?我们无法断言。但在他拿到一次总冠军之前,恐怕要在很长一段时间背负着无法成功的压力了。

他并不是唯一需要承担这份压力的人,乔丹第一次夺冠是在27岁,职业生涯的第7年;詹姆斯第一次夺冠是27岁,职业生涯的第9年。大O和张伯伦要等到暮年才能获得一个不完全属于自己的冠军,如果像德克一样坚守,花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至于凯文·杜兰特,暂时还和他站在同一阵线上。

一直以来,我都把保罗当成配得上一个总冠军的人,但是在多年的屡战屡败后,除了实力不济,我想不应该再去寻找其他原因了。即使这是刻意的诋毁,也是保罗所必须承受的诋毁——作为一个优秀的球员,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一定的成本。诚然,即使他离开NBA也得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总冠军戒指,我也会把他当成一个像纳什基德斯托克顿般优秀的球员,但我相信,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应如此。

NBA是势利的,在鹰郡事件后整个世界都抛弃了科比,而后他用一连串的胜利重新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决定”事件过后人们对詹姆斯的批评纷至沓来,而他用4次总决赛和两个总冠军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诸如马布里,JR·史密斯,扎克·兰多夫等等,人们对他的评判真的来源于他们的行为本身吗?不,区别只在于他们是否成功而已。

很残酷?是的,但他很公平,而且标准统一。任何人——我是说任何人——只要在球场上挣得属于自己的尊严,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打得差,人们会骂你,因为你活该;打得好,人们会夸你,也是你应得的;不存在任何潜规则,假面具。他们该做的,只是努力,而已。

相比而言,我们的社会似乎太友善,又太复杂了。我简直不想再多看他一眼。

7

我需要为这篇评论想一个结尾。

我想到了里尔克写过的一首著名的诗作,《秋日》。里尔克写过很多关于“秋”的诗篇,而每一首的主题都是忧愁而孤独的。也许这大概也符合保罗此时的心境吧。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在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入浓酒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好吧,我承认《秋日》和克里斯·保罗之间本就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单纯的想分享一下这首诗而已。

520, 需要跟保罗说声我爱你

但是谁说二者之间一定要有什么关系,谁说一篇评论里就不能分享一首诗呢?就像努力并不意味着有收获,付出也不意味着一定获得回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努力和付出。

是这样吧,克里斯·保罗。

——没关系,我们明年再来。

加拿大pc走势预测咪牌